助力科研  助力创新

TO HELP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锌基液流电池最新进展
作者:fana123456           时间:2024-10-15 09:49:50

一、技术研发突破


抑制锌枝晶生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先锋研究员和袁治章研究员团队在碱性锌铁液流电池电解液研究中取得突破。他们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有机配体,使有机配体作为桥梁优先与锌活性物质配位,再吸附在电极表面,形成定向的三维传输通道,实现了高度均匀且致密的锌沉积形貌,有效抑制了锌枝晶的生长。基于此研发的碱性锌铁液流电堆在 40mA/cm² 的工作电流密度条件下稳定运行约 700 小时,库仑效率达 98.04%,能量效率为 88.53%。这为提高锌基液流电池的稳定性和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提升电池低温性能:部分研究团队致力于改善锌基液流电池的低温性能。通过优化电解液成分、改进电极材料或采用新型的电池结构设计等方法,使电池在较低温度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性能表现,扩大了其应用场景。


二、产业化发展加速


产能提升:一些企业加大了对锌基液流电池的投资和生产力度,产能不断提升。例如,纬景储能位于珠海的 “超 G 工厂” 已投产,预计全面投产后产能将达到 6GWh


项目落地:锌基液流电池的应用项目逐渐增多。其在光伏配储、电网调峰、分布式能源等领域的应用项目不断落地,展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例如,纬景储能的锌基液流电池产品已经在山东日照的光伏配储项目、上海杨浦滨江灰仓零碳智慧综合能源中心项目中得到应用。


三、
新型电池体系探索


多元体系开发:研究人员除了对传统的锌溴、锌铁液流电池进行改进外,还在探索新型的锌基液流电池体系,如锌镍、锌锰、锌铈等体系,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适应性。这些新型体系的研究目前处于实验室阶段,但为未来锌基液流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与其他技术结合:将锌基液流电池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与燃料电池技术结合形成混合储能系统,或者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结合,实现更加高效的能源存储和利用。